无 悔 的 选 择
——胡继琴同志创先争优先进事迹的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胡继琴,是霍山县医院普外科的一名护士。我报告的题目是《无悔的选择》。
我出生在农村, 1989年初中毕业后考上了中专,在父母的期望下选择了护士职业,我的天使之路也由此开始。
1992年夏天,经过三年的护理学习,我满怀憧憬地进入了县医院,成为一名普通的护士。参加工作后,我虚心向老师们请教,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熟练护理操作技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由于医院护理工作岗位的特殊性以及人员调配,我先后到手术室, 创伤科, 内科,普外科等科室工作,而这些科室都是病人多,工作繁重的科室。起初的手术室护理工作,我充满了自信与激情,在器械的碰撞声中,在无影灯下的焦灼忙碌里,我感受到平凡、宁静给予患者重获健康的幸福和喜悦。
三年后,我进入到病房工作,才真切地感受到工作的苦与累,才真正明白“奉献”的含义!每天守护着病人,听着呻吟声,看着焦躁、痛苦的面容;打针输液、翻身拍背、备皮导尿、灌肠洗胃、沟通宣教、做不完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白天、黑夜、急诊、急救,司空见惯的加班。没有了光滑细腻的双手,不能带漂亮的首饰,更不能穿高跟鞋,只看见这双粗糙、留有安瓿划痕但却温暖的手,还有这颗热情、宽容、真诚的心……牺牲多少节假日,缺席多少团聚时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饱尝着护理人生的酸、甜、苦、辣、咸!但,我无悔我的选择!我深知,病人的召唤,就是我的岗位,我在汗水中收获着欣慰,在岁月中磨练成长。
在我护理的患者中, 有城里的, 有乡下的, 还有外来的,有的是干部、有的是工人和学生,更多的是农民朋友。他们有着不一样的文化背景,不一样的脾气性格,不一样的疾病特征,对我来说,一样的面对, 一样的认真, 一样的关爱。用真诚、用微笑、用细心、用耐心、来沟通、交流,处理琐碎、繁杂的护理工作。
2006年底,在内科病房住着一名姓孙的老红军,他的光荣历史让我们敬佩与骄傲,他的暴躁脾气令我们感到生畏。输液扎针必须一针见血,否则大发雷霆。每次输液时,年轻的护士都不敢靠近,我就一边称赞他多么的英勇,一边哄着他给我们讲打鬼子的故事。老人家一说到过去,精神抖擞,满脸的开心,从不厌倦,不知不觉中针也扎好了!
去年夏天有一位胃癌术后的病人办理出院时,他的爱人忧心忡忡地找到了我,“护士长,麻烦你去开导一下我爱人吧!”原来是出院时,轮转医生叮嘱他定期来化疗,病人听出自己得了癌症,原本喜悦的心情突然跌落到低点,开始一言不发!一定要让他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我从心理进行疏导,耐心向他解释。十几分钟后,病人终于说话了“谢谢你!我只是觉得一下接受不了,现在感觉好多了”。后来尽管化疗过程很痛苦,他都按时接受每一疗程的治疗。
今年5月,我科住进一位家住但家庙的38岁高位截瘫的女褥疮患者,体型较胖,患有糖尿病。入院时已是褥疮三度,深可见骨,腐烂的组织向外流着渗液,会阴部因尿失禁而红肿溃烂,浑身散发着恶臭味,每隔几分钟全身还抽搐一次。 “十年前是我骑车带姐姐不小心撞在电线杆上导致姐姐高位截瘫而落下了终身残废,坚强不屈的意志支撑着她活了下来”。弟弟说到这眼里噙着泪花,满脸的愧疚。我听了心里酸酸的,我要尽全力去帮助她!我和接诊的责任护士仔细的测量、评估、褥疮的情况并落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多少天来,我和科里的护士一次次地为她翻身、创面清洗涂药、擦背、会阴护理、更换衣裤,发热时为她物理降温;口渴了给她喂水;大便解不出给她灌肠;并指导她合理的进食控制血糖与体重。由于她母亲身体不好,在病房陪护很令她担心,我及时联系了她在外打工的妹妹回来,她放心的笑了。 “什么也不用怕,只要对自己有信心,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我不是的鼓励着她,还希望她向张海迪学习。褥疮创面一天比一天好了,病人自己能双手抓住床栏配合我们翻身了。然而患者的家属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家继续治疗,临行前她拉着我的手说:“我会好的,因为你告诉我只要有信心,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那一刻我禁不住落泪了,因为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什么是信任和依赖,我读懂了什么是人性的真诚和平等,什么是顽强不屈。而从那时起,我却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信念,坚定自己要走的路。
一次,在为一位气管切开的小伙子更换气管套管吸痰时, 因痰液较多气道变通畅,大量的痰液喷射到我的脸、头发和衣服上,腥臭的气味扑鼻而来,脸上湿滑的感觉让我非常难受,真想去把痰液擦掉,可是小伙子还在剧烈呛咳,我必须继续清理气道内痰液,等到病人感觉舒服了,才笑着拭去身上的痰迹,不能发声的小伙子拱手致谢。两个月后痊愈的小伙子结婚了,还给我们送来了一大包喜糖。或许你听了我们这些护理后会感到特别难受,甚至有点恶心,可是这就是我们的护理工作,病人及家属的赞叹,以及出院时的感激之言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在一次次病人由痛苦变为微笑,每每走在大街上看到我护理过的病人认出了我、呼喊我的名字时,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在我们的护理岗位上,不仅要有爱心、娴熟的操作技术,还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护理新知识、新技术, 广泛吸取医学营养,才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才能在21世纪这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胜任护士这个职业。为此我不轻易放弃每一次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我利用工作之余,自修完护理专科、护理本科的所有课程。在2004年我被选派到省立医院ICU进修半年护理,回来后我把刻苦学习来的先进护理技术带到医院,在科室开展静脉留置针、微泵的使用、呼吸机的操作技能以及其它一些急救护理技术在全院进行交流、推广。
生命有时很脆弱,生死只在瞬间徘徊,而爱其实很简单,只需细心于每一件事,就可能将生命挽留。记得内科还在感染科楼下的时候,我在为3床病人输液,在我转身要离开的时候,突然发现4床心脏病患者呼吸微弱,面色发青,我一摸颈动脉没有了搏动,我立即一边进行心脏按压,一边呼叫医生来抢救。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心脏电除颤、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争分夺秒、及时有效的抢救,病人恢复了自主心跳。当正在交款的家属惊恐地赶到的时候,病人已经清醒了!家属感激地拉着我们的手,不停地说“谢谢!谢谢!”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有一种精神叫奉献,平凡的岗位闪射了伟大的光辉;有一种付出叫无悔,真诚的服务践行了对爱的承诺;有一种激情叫给予,满意的微笑印证着青春的追求。在2003年那个不同寻常的护士节,在医院的大厅里,护理姐妹们发出了“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的慷慨誓言,我也从“一刹那”的惊恐中走了出来,立下了决心书,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电视上留下了我“恪守职责,无怨无悔”的诺言,积极练就“防非”护理技能。回想非典肆虐的那段日子,我成为一名不惧危险,整装待发的 “抗非”预备人员。
2004年的春天,我又不顾辛劳,和同事们一起整日整夜地投身于防治流脑的工作中去。同年的“7.8”风暴给我县带来了极大的自然灾难。那一刻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当晚我一人在创伤科上小夜班,天还没黑,突然天气骤变,狂风呼啸,雨水和鸡蛋大小的冰雹打着窗户,病区停电了,我急速地找来蜡烛和手电筒,和医生、病人及家属一起努力的关上窗户,点亮蜡烛,安抚着慌乱的病人。紧接着的一个小时里,冒着生命危险的120救护人员接二连三地送来了轻重不等的11名外伤患者。“护士救救我”、“医生快点!”看着家属焦灼的面庞,听着病人痛苦的求救,我的心为之一颤。我迅速为病人铺好床位、测量生命体征和急救处理。随后赶到的王护士长、朱院长马上成立急救小组进行抢救,我们借助手电筒微弱的光线,以娴熟的技术快速建立了静脉通道,配血、输血、输液、吸氧、清创、包扎、打石膏、准备手术……,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慌乱的场面渐渐的变得有序。不知什么时候,风雹停了,病房也恢复了供电,紧接着县委领导来看望受伤的病人,市领导也赶来慰问。那晚,我仿佛汲取到了“提灯女神”---我们的护士先祖——南丁格尔的力量,和急救小组成员一起毫无疲倦地忙到深夜,病人一个个急救处理完毕,病房开始“安静”了。当我下班已是凌晨三点,回到家后才知道,风暴时爱人和孩子在广场玩蹦床而被困在途中胆战心惊地躲雨,而我却连一次问知的电话也没顾得打。
说道家人,我有太多的愧疚,作为一个孩子,一个妻子、一个母亲,我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爱人经常埋怨我不顾家,只知道上班,从不准时下班,经常是电话催吃饭才赶回家。女儿更是委屈,吵着要我陪她周末出去玩,而我常是承诺她后又被突然地加班给拖延或耽搁了。我也不曾常回家看望乡下的父母,今年春节前父亲因车祸致脑外伤至今不能正常行走,我多是打电话问候,即便是抽空回家也是匆匆去匆匆回,妈妈说:“你要是在家多陪陪你爸该多好啊”。哎,我又何尝不想!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短短一句话,凸显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普外科是集普外、胸外、泌外和胸腹外伤为一体的综合科室,加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完善,病人增多,护理工作繁重、难度大.俗话说:“打铁先要自己硬”,自从担任护士长至今,我始终在学习、工作各个方面走在前面,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节假日,自己带头值班,每年除夕、大年初一科室都有我的身影。科室经常有急救任务,我总是随叫随到,有时人员紧缺,我总能挺身而出,不论白天黑夜,不分班内班外,有时连续工作十多小时…然而为了病人,我无怨无悔!
2010年卫生部召开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医院积极开展动员大会并落实活动方案。我们科在已经实施的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了为重病人进行床上洗头、擦身、剪指甲、剃胡须等生活照料,增加了重病人的舒适感,病人及家属对我们的行为竖起大拇指,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仍是“谢谢!”。有人说这项活动的开展,护士更像是个保姆。但我却感觉到和病人及家属更加贴近,更加理解和更好沟通了,满意度也大大提高,收获的欣慰也更多了。
默默的奉献、辛勤的努力,18年的护理工作使我尝到了病人感谢时的甜,愧对家人时的酸,工作繁忙时的苦,被病人责难时的辣和委屈时品尝的咸。然而,唯一不变的是,对护理工作的热爱,为更多患者服务的精神。正是因为领导的重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使我深感自身责任的重大,也给予我无穷的精神动力。在一次次的医疗卫生公共事件来临之际,在一个个突发事件救护之时,在每年自然灾害救护小组里,只要需要,总有我的身影。我要用一片赤诚之心,来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和白衣天使的壮丽情怀。
岁月憔悴了红颜,也见证了我的成长。18年来,我从一名普通的护士到一名病区护士长,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着。在病人心中有了较高的认可度,也受到了领导的赞许和表扬,连续多年民主评议考核”优秀”,多次被评为”优秀护士、优秀护士长”,并获得“病人最满意的护士”称号。2007年我被评为“县先进工作者”。2008年7月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如今在党的培养下,我已成长为一名总支的青年委员。近年来我还积极参与全院业务学习培训授课任务,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撰写并发表论文多篇。这些荣誉和成绩既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的莫大鞭策。但成绩属于过去,未来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我深知,我所做的是我应尽的义务,我只是千千万万个医疗战线上普普通通的一员。因为在卫生系统这个大家庭里,还有更多更多的医务工作者,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谱写着“奉献之歌”。这也将激励我以坚定和自豪的姿态继续我无悔的天使之路!最后衷心地祝愿霍山人民身心健康,万事如意!
胡继琴
2010-06-23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
版权所有:安徽省霍山县医院
电话:工作时间段:0564-5022927 非工作时段:0564-5022951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迎驾大道206号
皖ICP备19013379号-1
皖公网安备34152502000144号
技术支持:霍山新思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