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一对来自下符桥镇的四十多岁夫妻,带着满脸绝望的表情,来到安徽省霍山县医院江淮名医工作室找到潘家东院长就医。原来,患者王女士于十年前发现脾功能亢进、脾脏增大,一直采取多种方法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半年前,患者病情开始加重,血液系统各项指标明显异常,重度贫血伴血小板极度减少,达危急值,脾脏巨大,几乎占据整个腹腔,伴大量腹水、胸水,医院发出病危通知书。患者随即辗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医问诊,均被告知病情复杂、危重,血液系统各项指标异常减少,脾脏巨大,手术风险太大,完全不可控,拒绝为王女士手术。
此时,王女士一家人绝望了!全国这么多大的医院都没有办法治好她的病,哪里还有什么办法?家人焦虑万分,王女士甚至萌发了轻生的念头......
这次是听了邻居的介绍,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慕名来到霍山县医院潘家东名医工作室就诊。潘家东院长详细翻阅了患者所有的病案资料,亲自对患者进行了体格检查,最终判断患者所有的症状和体征,都是因为巨大脾脏、脾功能亢进所造成,根本不是血液系统的毛病,只要将脾脏切除,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虽然手术风险巨大,但是潘院长认为,他自己之前曾做过类似手术,只要术前准备细致,术中应对得当,手术风险是完全可控的。王女士及家属听了潘院长的话,绝望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决定当即住院,并恳请潘家东院长亲自为她手术,潘院长也满口答应了下来。
手术前,潘家东院长为王女士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尽可能的纠正患者血液系统各项异常指标,输注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白蛋白等各类血液制品,以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并组织相关科室的专家详细讨论患者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突发状况以及应对方案。
经过一周缜密的术前准备,患者顺利推进了手术室。潘家东院长亲自主刀,在打开患者腹腔的那一刻,台上的医务人员都震惊了,患者的脾脏几乎占据了整个腹腔,约40*35cm大小,重达4.5公斤(是正常脾脏的五倍大小),并与腹腔其他脏器紧密粘连,这种情况非常罕见。经过手术组各位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历时两个小时,终于将这枚巨大的脾脏切除,手术成功了!奇迹仍在延续,术后第二天,患者的各项血液指标奇迹般的大幅好转,可以自行下床活动,食欲明显增加......住院期间潘家东院长亲自查房,根据患者情况不断调整治疗方案,8月12日,患者已完全康复出院。患者和家属万分感谢,送来锦旗以表他们的感恩之情!
从医三十余载,从一名医科大学毕业的学生,到如今的“江淮名医”、“皖西名医”,潘家东院长用自己精湛的医学理论知识、高超的“柳叶刀”技术,拯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攻克了一道道医学难题。潘院长常说:要想成为一名“名医”,成为一名老百姓信得过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一颗“仁术之心”,要善待每一位病人,要把每一位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来对待。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在遇到复杂危重病人的时候,甚至需要有不畏艰险、勇于挑战的勇气和担当!潘院长常常怀念以前那种“亲如一家”的医患关系,因为医学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探索,有时有很多风险需要医生、患者和家属共同去面对和承担,只有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充分信任和理解,医生才敢于直面病魔的威胁,才有斩除病魔的勇气和担当。往往患者和医生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去面对复杂的病情,奇迹就有可能发生了;反之,失去了患者的信任和支持,医生没有了勇气和信心,有些手术的机会就悄悄的丧失了,生的机会也随之消失......
也正是在他的不断引领和谆谆教诲下,霍山县医共体总院“视病人如亲人,提高患者满意度;待同事如家人,增强员工幸福感”的文化理念逐渐扎根在大家的心里,我们相信在总院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现有的医患关系一定会逐步改善,霍山的医疗卫生事业一定会达到健康持续的发展,山区的老百姓一定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
版权所有:安徽省霍山县医院
电话:工作时间段:0564-5022927 非工作时段:0564-5022951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迎驾大道206号
皖ICP备19013379号-1
皖公网安备34152502000144号
技术支持:霍山新思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