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阵蝉鸣,夏日艳阳,一年之中最热的“三伏天”也即将来临。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所说的“苦夏”也就发生在此时。
一、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性寒证、畏寒怕冷证、脾肾虚寒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辦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在中医看来,这类好发于冬季的寒邪类疾病适合在夏季治疗,其原理解释为:人体之阳气“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 ,藏于冬”,冬季阴气上升到达顶点,机体容易遭受寒邪侵犯,往往阳气不足。而一旦寒邪积久 不散更伤阳气,就会导致内寒。同样,患者体质在这一时期也处于低潮,接受外界治疗能力处于 “不佳时期”,见效缓慢。而春夏,尤其是三伏天,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的驱风祛寒,祛除体内沉痼,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并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足至冬至时则不易被严寒所伤。
二、为何要夏治?
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及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疾病在春夏治疗都会比其他季节治疗效果好。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夏天是一个不应放过的最佳治疗时机。冬季因为气温、气压偏低,这类病特别容易复发。冬季治疗以治标为主,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病因。在夏季,由于影响其发病的气候因素比较少,症状通常比较轻,有足够的时间扶正固本,以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达到空愈的目的。“冬病夏治〞属于中医缓则治其本的治病原则。
三、哪些人群慎用?
冬病夏治对于阴虛火旺、两岁以下儿童、孕妇应慎用。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患者,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皮肤创伤者及严重皮肤疾病者都不适宜进行冬病夏治的贴敷治疗。
四、什么时间贴敷?
第一次治疗(立夏):6月21日(周五)
第二次治疗(初伏):7月15日(周一)
第三次治疗(中伏):7月25日(周四)
第四次治疗(中伏加强):8月4日(周日)
第五次治疗(末伏):8月14日(周三)
五、贴敷时会出现的正常反应有哪些?
1.若在贴敷中出现灼热感、刺痒感,这些都是正常反应,如不耐受可立即取下敷贴;
2.贴敷后若出现局部红肿、少量色素沉着,一般可自行痊愈;
3.若出现起泡反应,局部有大小不等的水泡出现,请不要慌张,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进行就医咨询。
六、贴敷有哪些禁忌事项?
1.避免冲冷水澡,室内空调温度过低。
2.忌食生冷、海鲜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3.不要过量运动, 以免出汗过多, 导致气阴两虚。
4.勿贪凉吹风,以免伤及体内阳气或致感冒。
七、贴敷地点在哪里?
贴敷地点:霍山县医院门诊楼3楼中医康复科门诊
预约电话:病 区:0564-5102350 0564-5102335
茆 主 任:13856420636 华护士长:15856420669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
版权所有:安徽省霍山县医院
电话:工作时间段:5174997 非工作时间段:5175295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迎驾大道206号
皖ICP备19013379号-1
皖公网安备34152502000144号
技术支持:霍山新思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